活動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七周年紀念 共築亞洲新局:從新南向到印太夥伴關係

活動日期:2025年8月8日

為隆重慶祝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臺亞會)創立七週年,並紀念臺灣與印度設立官方代表機構三十週年,臺亞會於今(8月8日)假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盛大舉辦「共築亞洲新局:從新南向到印太夥伴關係」論壇(Building a New Asian Vision: From New Southbound Policy to Indo-Pacific Partnerships)。

本次論壇獲得國內外政界、學界與產業界的高度關注與熱烈迴響,現場雲集上百位貴賓,包含駐台使節、國會議員、國際智庫代表與亞洲地區重要合作夥伴。開幕式由臺亞會董事長蕭新煌教授致詞,並獲中華民國副總統蕭美琴與外交部常務次長葛葆萱親臨致辭,展現政府對臺亞會推動印太區域合作成果的高度肯定。

一、開幕式貴賓致詞與七週年慶祝儀式

蕭新煌董事長表示,臺亞會自2018年成立以來,積極扮演「新南向政策智庫」角色,透過五大核心行動計畫推動跨部會合作並深化與新南向夥伴國的交流。今年論壇除探討「新南向政策Plus與印太戰略的連結」,亦與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合作檢視臺印互設代表處30週年成果並發表政策報告書。他指出,面對全球多變局勢,臺灣應深化新南向合作,透過「新南向政策+(NSP+)」壯大自身,並在印太核心地帶發揮包容且具優勢的戰略,以回應國際社會的印太布局。蕭董事長提出三項期許:第一,臺灣必須堅定壯大安全韌性與經濟繁榮的決心;第二,持續並積極實踐「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Always Helping」的精神;第三,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且值得信賴的成員,落實對國際合作的重要承諾。他並表示,臺亞會將以此三項期許推動更多民間交流,包括擴大青年領袖營、於10月8日舉辦首屆印太智庫高峰會等,並朝「擴展」與「深化」兩大方向前進,讓更多「臺灣的故事」被國際社會聽見與看見。他重申,臺灣是促進印太和平、繁榮與國際穩定的解方

外交部次長葛葆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出席臺亞會七週年紀念活動,並轉達外交部部長的祝賀。他回顧2018年8月8日基金會揭牌成立時,自己時任外交部亞太司長,親身參與創會過程,如今以次長身份再度到場,「深感與基金會的緣分深厚,也為其成就感到與有榮焉。」他肯定臺亞會七年來配合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透過五大核心計畫在防災培訓、青年培力、公民社會連結等面向落地生根,促進雙向民間交流並提升臺灣能見度。今年3月,臺亞會與外交部合辦玉山論壇,向國際展現賴清德總統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決心與方向。他並以曾任駐印度代表的身份指出,今年適逢臺印互設代表處30週年,雙方在半導體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充分體現臺灣新南向政策與印度東進政策的互補與共贏」,期盼未來建立更高層次、更多元且具戰略性的夥伴關係。

副總統蕭美琴致詞時向臺亞會及多年深耕印太地區的政府與民間夥伴致上謝意,強調「你們的努力讓世界看見臺灣,也讓臺灣成為區域中值得信賴、能夠同行的夥伴」。她回顧,臺亞會自2018年在外交部指導下成立以來承擔兩大任務:一是透過玉山論壇提升新南向政策的國際能見度,二是深化與新南向國家的人本交流與連結,並在防災、青年培力、智庫合作、藝文等領域建立橋梁。她指出,新南向政策不僅是市場或經貿策略,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度連結,並呼應董事長提出的三項期許,展現「Taiwan Can Help」的精神。談及國際經貿環境,她特別提到,近期美國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雖帶來挑戰,但也創造與新南向國家加強合作的新機會;在全球去風險化與尋求可信賴夥伴的趨勢下,臺灣具備制度透明、產業優勢與民主信念,應與區域夥伴共創韌性與價值,這正是新南向政策+的核心。她並祝賀臺印互設代表處30週年,期盼雙邊在多領域深化互惠合作,並感謝臺亞會七年來作為穩定橋梁,連結印太各國「一起成長、一起發展、一起繁榮」。

三位貴賓致詞後,現場特別舉行七週年切蛋糕儀式,由蕭新煌董事長、副總統蕭美琴與葛葆萱次長同台慶賀,象徵臺亞會七年來耕耘的階段性里程碑,也展現各界對推動亞洲夥伴合作的共同期許。

二、「共築亞洲新局:從新南向到印太夥伴關係」論壇: 印太戰略轉型與台印合作

本次論壇規劃兩場主題對談,聚焦臺灣在印太戰略布局中的角色與台印雙邊合作的深化。

第一場論壇「臺灣新南向政策與印太戰略:七周年回顧與展望」將由臺亞會董事長蕭新煌主持,引導與談人回顧新南向政策的階段性成果,並探討其向印太戰略擴展的路徑與政策意涵。與談人包括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從地緣戰略角度剖析政策轉型與臺灣在多邊架構中的參與空間;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聚焦新南向政策+與國家印太戰略的整合關係,特別是在安全與民主合作層面的延伸;立法委員陳冠廷提出國會在推動區域外交與民主價值連結中的角色與法制支持方向;臺亞會執行長楊昊則分享臺亞會七年來的實踐成果,並說明臺灣智庫在印太網絡中的節點角色與政策協力功能

第二場論壇「三十年的台印夥伴關係:韌性與繁榮」將發表由臺亞會與印度觀察者研究基金會(ORF)合編的研究報告《Taiwan-India @30: Charting a New Arc of Cooperation》,由印度-臺北協會副會長 Aparna Ganesan 致詞,談及雙邊關係現況與科技、人才合作前景。ORF 副會長 Harsh V. Pant 亦專為本論壇預錄的致詞影片,分享對台印合作的觀察與展望。報告書介紹由臺亞會執行長楊昊引導對談。臺亞會博士後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則介紹臺亞會在印度的合作實績與政策建議,美光科技副總裁Nikhil Kale 聚焦 AI 帶來的新合作機會與成功案例,國立中山大學劉奇峰博士則探討台印在地緣局勢下的共同利益與戰略合作潛力

III. 《Taiwan-India @30》台印關係報告書:提出台印合作新思維
會中發表的《Taiwan-India @30》報告由臺亞會與 ORF 共同主編,集結台印雙方頂尖學者與政策實務者的研究成果,深度解析三十年來雙邊關係的發展軌跡,涵蓋高科技產業鏈整合、數位與綠色轉型、教育與青年交流、智庫合作及民間對話等多元面向。報告不僅系統回顧歷年成就,更提出具體政策建議與行動藍圖,展現台印雙方在面對全球變局下,共築韌性、安全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願景。報告全文點此下載:https://www.taef.org/event/141...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小提琴家楊若希與西塔琴演奏家吳欣澤帶來跨文化音樂表演,為論壇注入溫暖的人文氣息。楊若希出生於2016年,與新南向政策同年,今年僅八歲,卻已在多項全國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吳欣澤則以西塔琴為核心,創立音樂團體「西尤島」,融合台灣噶瑪蘭傳統音樂與世界音樂元素,呈現獨特而多元的風格。


【臺亞會介紹】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臺亞會)自2018年創立以來,秉持「以人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持續深耕東南亞與南亞,推動新南向政策+。透過五大核心行動計畫——智庫交流、青年培力、公民社會連結、區域韌性倡議與文化外交——積極搭建臺灣與亞洲各國之間的全方位合作橋樑。歷年舉辦的「玉山論壇」已成為亞洲政策與創新交流的指標性平台,見證臺灣在區域與全球事務中日益鞏固的參與地位。未來,臺亞會將持續透過如十月即將舉辦的智庫高峰會、以及預計未來數年逐步推動NGO大會與亞洲青年領袖高峰會等重大交流平台,進一步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實質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