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F政策評論

媒體報導:台灣學者投書《外交家雜誌》:東南亞新住民將為台灣增添新的認同元素

2018年10月4日 | 作者:吳象元

9月28日,「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楊昊與基金會研究助理江懷哲共同投書知名媒體《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發表〈 一個國家的重生?台灣對其東南亞遺產的遲來認識〉(A Nation Reborn? Taiwan's Belated Recognition of Its Southeast Asian Heritage)一文,文中提出,除原住民、客家人、河洛人和外省人外,東南亞新住民5正為台灣增添新的認同元素。

本文開頭提到:「無論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還是作為中國的附屬,台灣傳統上被視為『東北亞』的一部份」,但自從蔡英文政府執政後,透過其推出的「新南向政策」,助台灣內部的東南亞血統終於成為早該被關注的焦點。

文章表示,根據台灣國家安全調查( Taiwan National Security Survey)和相關分析,2014年只有3%的台灣公民認定自身為中國人,有超過60%的人口表明「台灣人」是其身份認同。90年代後,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視己為由多元文化、移民社會的成員,是由原住民、客家人、河洛人及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人所組成。

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除上述四種群體外,也有越多「台灣新移民」為台灣身份種下新的種子。這些新住民,大多是從東南亞、中國因跨國婚姻而來到台灣。根據台灣教育部最近統計,台灣新移民的後代佔台灣小學、初中的10.07%,而10年前還僅有3.83%;這些學生中,有41%的父母是來自越南,10%的父母是來自印尼,換言之,具有東南亞血統的人口已逐漸在台灣占有重要位置。

目前台灣新移民占總人口約3%(超過60萬),正日益改變台灣人如何看待自身與東南亞關係的看法。

本文也提出了「東南亞裔台灣人」(Southeast Asian-Taiwanese)在臺灣社會的浮現,表示這相關身分開始在21世紀初的台灣開始受到政府認可,尤其是蔡英文在2015年推動「新南向政策」後更是如此。然臺灣若要強調東南亞元素在其族裔地景的存在,就可能會需要盡可能重新發現那些在台灣曾經被忽視的東南亞人口。一些評論甚至表示「台灣應該不再是東北亞的最南端,而是東南亞最北端的國家」,而有些學者則繼續強調台灣與東北亞南部的關係。這樣的趨勢,顯示在台灣出版社透過翻譯大量關於東南亞主題的書籍、東南亞相關藝文活動持續成長,而在2016年後,針對東南亞的報導也有所成長。儘管,一些台灣人對待東南亞配偶或移工的侮辱和歧視,仍然繼續存在於台灣的社會。

不過此文也強調,蔡英文政府並沒有主動計劃通過「新南向政策」將台灣推向「東南亞」的身份,但台灣社會確實不再只是擁有來自中國的移民和原住民。目前台灣教育部宣布,將在明年8月正式把越南語、泰語、柬埔寨語、印尼語和河洛、客家話與原住民族語言同列為12年國教新課綱小學必選修語言,希望培養年輕的東南亞人才,相關部會並已為他們提供交流計劃,與父母的原鄉重新聯繫,或進而培訓成台灣東南亞企業的先鋒。

文章最後,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東南亞性』(Southeast Asian-ness)在台灣的身份認同中,還能有多大程度的發展?尤其是經過400年歷史的中國移民和近70年『中華民國的』的統治後?」而作者表示:「但也不應低估中國持續性壓迫對台灣身份的影響,如果中國藉由其主權聲張繼續將台灣逼至牆角,許多台灣人最終將利用他們所擁有的資源來強調其與中國的差異,這包括台灣的自由民主、其原住民族群,以及現在重新發現的東南亞血脈。」

原文刊登 : 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