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韌性活動

臺灣、菲律賓及斐濟攜手完成倒塌結構搜救聯合訓練, 共同強化印太地區防災應變能力

2025年9月20日

「臺灣—菲律賓—斐濟倒塌結構搜救聯合訓練計畫」由外交部、內政部消防署、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及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臺亞會)共同主辦,已於昨日(9 月 19 日)舉行結訓典禮。整體訓練期間,共有來自菲律賓的 46 名消防人員與斐濟的 7 名消防人員參與進階訓練課程與專業交流。

閉幕式致詞貴賓有內政部吳堂安常務次長、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 林春壽談判代表、消防署蕭煥章署長、外交部領事回部王韋龍總領事、臺中前副市長暨社團法人台灣消防發展與交流協會財務長張光耀、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 Kyra Vernice Salayog領事事務處長、 斐濟消防署 Puamau Tagivetaua Sowane 署長及菲律賓消防署關張(Wilberto Kwan Tiu)副署長。

吳堂安常務次長讚揚本計畫是「不只是訓練,而是災害合作的一個里程碑」。他稱許49名菲律賓與7名斐濟消防員與來自新加坡及土耳其的專家共同參訓,並指出「在完成訓練與演練後,我相信你們已經準備好迎接未來的挑戰」。他強調過去台灣與土耳其互助的經驗,表示「災難沒有國界…我們需要彼此支持」。他宣布台灣已提出第二階段合作備忘錄,並將成立全球防災聯盟,誠摯邀請各方「共同打造更安全、更具韌性的太平洋地區,並向世界展現這份精神」。他最後補充,這次所學技能將拯救無數生命,而建立的友誼將在未來的國際合作中展現其價值。

林春壽談判代表恭賀學員完成一項「不僅需要專業技能,更需要堅定決心與無私奉獻」的高強度課程。他稱許來自台灣、菲律賓與斐濟的學員,在提升能力的同時,也締造了「並肩合作所建立的深厚友誼與互信」,這正是本計畫最珍貴的成就。林副代表指出,面對太平洋火環帶日益頻繁且複雜的災難,透過強化搜救與防災準備,「我們不僅保護人民,也為區域安全與穩定作出貢獻」。他並表達對指導員與工作人員的誠摯感謝,稱其專業精神讓訓練圓滿完成,並展望未來更多交流與合作:「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更多生命。」

蕭煥章署長讚許這項三方計畫是一項「超越演練、建立長久夥伴與共同實踐的國際努力」,並指出來自台灣、新加坡與土耳其的專家加入課程,訓練場地本身就是一個緊急應變中心,象徵真實的應變準備。他特別歡迎斐濟的參與,稱這是「對斐濟消防員與我們而言都是一種榮耀」。他也提到與夏威夷緊急事務管理局(HI-EMA)的交流,指出島國「共享相同的防災思維」。蕭署長進一步宣布,將於明年春季成立國際防災聯盟,作為知識共享的平台,並表示其前任台中市副市長將捐贈救援設備給菲律賓與斐濟。他最後呼籲:「讓我們持續分享經驗與教訓,齊心協力,為區域安全與韌性付出更多。」

王韋龍總領事恭喜菲律賓與斐濟學員完成在台灣消防署訓練中心為期兩週的課程。他指出,交換倒塌結構搜救的專業知識「拓展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並盛讚這項消防訓練計畫是台灣新南向政策下「最真摯且最有成果的合作之一」。自2019年以來,台灣與菲律賓已培訓數百名消防及防災專業人員,而今年隨著簽署消防合作備忘錄,斐濟首次參與其中。他強調三個島嶼國家同樣面臨氣候變遷的前線挑戰,這項合作凸顯了共同致力於「永續、防災與印太韌性」的承諾,最後祝福所有學員健康順利、未來成功。

張光耀前副市長表示,能夠參與此次計畫深感榮幸,並重申即使卸下公職後,仍長期堅持投入公共服務。現任台灣消防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的他分享,自己已號召朋友與同事一同支持台灣的防災工作,展現他對公私協力、共同守護社區安全的信念。張光耀強調,協會已捐贈救援工具與設備,期盼能協助學員在未來的任務中發揮作用,並表示希望這些資源能真正幫助到公共服務。他最後感謝學員們的投入與努力,並祝福大家能將新學到的技能應用於救災工作中,獲得成功。

Kyra Vernice Salayog領事事務處長代表Garafil主席致謝,表示:「非常感謝台灣總是邀請我們參加這樣的活動。」她強調台灣在全球防災領域的聲譽,以及長期對鄰國伸出援手的紀錄,並回顧「在疫情期間,台灣曾協助菲律賓捐贈口罩」,如今則將先進的技術與訓練分享給菲律賓消防局。Salayog處長高度肯定這13天課程的價值,並表示相信菲律賓學員「從台灣的防災經驗中學到許多」。她也分享自己2019年在台灣第一次遇到地震的經歷,回憶當時收到地震預警簡訊後立刻衝下樓避難,卻發現台灣鄰居依然鎮定自若,從中體會到「台灣早已習慣地震,並始終配備完善的科技與系統」。

Puamau Tagivetaua Sowane署長表示,這是「對斐濟、對我本人、以及我們的消防員來說都非常特別的時刻」,並回顧了近五年前斐濟開始尋求國際合作夥伴,以培訓人員成為合格EMT及城市搜救專業人員的歷程。他提到,自己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世界消防大會上結識了國際夥伴,並因此與台灣消防署建立連結,正如他所說:「奇蹟就是從那裡開始的。」對台灣完善的訓練設施印象深刻的他強調,「當我們努力讓夢想成真時,財務並不是阻礙」,並指出斐濟於去年與台灣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正式展開合作。自此以來,已有10名斐濟消防員獲得EMT-1認證,另有7人完成城市搜救訓練,這些關鍵技能對於面對氣候變遷與快速都市化的小島國家至關重要。他最後表達誠摯感謝,強調「我們必須感謝署長與台灣政府,讓斐濟成為這項計畫的一部分」,並承諾未來將持續派遣新團隊來台受訓,以深化合作與交流。

關張副署長回顧與台灣合作的長程歷程,提到聯合訓練計畫是「2016年一個夢想的實現,並自此展開了另一層面的成功」。他強調,訓練的價值不僅在於精進技術專業,更在於灌注「我們這個專業的崇高與本質」,提醒結訓學員,他們的使命超越技能本身,必須體現領導、服務與道德責任。他並以自己親身經歷的重大火災案例為例,指出「即使只救下一條生命,也是崇高而英勇的行動」,凸顯這份職責背後的人性代價與道德重量。放眼更廣泛的區域脈絡,他再次強調「災害沒有國界,而作為救災人員,我們也不應有國界」,並稱這項計畫正是團結與國際合作的實例,強化了專業能量,也鞏固了整個印太地區的共同韌性。

閉幕典禮以互贈儀式畫下句點。臺灣消防發展與交流協會特別致贈斐濟國家消防局及菲律賓消防總署一套國產電動破壞器材及救助鉤環。台灣國家消防署與斐濟國家消防局也互贈紀念品,象徵雙方的長久情誼與互信,並彰顯區域合作關係日益緊密。



臺灣–菲律賓–斐濟聯合訓練計畫背景

「臺灣-菲律賓-斐濟聯合訓練計畫」(JTP)課程內容涵蓋火災調查、緊急演練以及災後重建,進一步強化臺灣、菲律賓與斐濟的聯合災害應變能力。此計畫奠基於「新南向政策+(NSP+)」中的區域韌性走廊,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臺亞會)主導,重點聚焦於早期預警、應變協調,以及運用無人機與自動化載具等新興科技,以強化區域防災準備。自2023年以來,臺亞會與消防署已與日本、越南及菲律賓共同舉辦多場國際訓練,協助各合作國建立第一線應變能力。隨著斐濟在的加入,聯合訓練計畫正式延伸至太平洋地區,進一步鞏固臺灣的印太韌性願景,並展現持續推動以人為本、跨國合作的防災架構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