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臺亞會)主辦的2025年「亞洲青年領袖營」今(7月14日)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正式揭開序幕。今年營隊共迎來來自臺灣、東南亞、南亞及理念相近國家的45位青年領袖,年齡介於18至29歲,共計16個國家代表參與。
開幕式由多位貴賓出席,包括臺亞會董事長蕭新煌、外交部東亞太平洋司副司長林宏勳、美國太平洋論壇獎學金與新世代計畫主任Jeff Otto 以及臺亞會執行長楊昊。
蕭董事長致詞時指出,亞洲青年領袖營正是對新南向政策+(NSP+)下推動區域青年交流與協作的重要實踐。他強調:「青年營展現臺亞會長期致力於培養跨文化對話與新世代領導力的堅定承諾。」今年青年營不僅規模擴大,也與十個國際合作夥伴共同策劃,進一步深化與區域青年世代的連結。蕭董事長表示,這樣的多元組成與個個青年代表的熱情參與正是「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價值與印太區域角色日益重視的最佳證明。」本次青年營也預告了今年的營隊與NSP+所倡議的「青年走廊(Youth Corridor)」正式接軌,並將遴選部分青年代表參與臺亞會的年度旗艦活動玉山論壇。蕭董事長也鼓勵與會青年「以好奇心、同理心與勇氣參與討論,將這段台灣經驗轉化為自身持續成長的動力。」

外交部林宏勳副司長在致詞中表示,很高興見到青年營邁入第七年,並逐步擴大規模。他指出,自2019年以來,已有超過300位來自印太各地的青年透過此營隊加入「台灣之友 (Friends of Taiwan)」青年網絡,見證台灣在青年賦能及國際交流方面的努力。他說:「青年就是未來的希望,不論在台灣或世界各地。」外交部也因此大幅增加國際青年來台獎學金與實習機會。針對本屆營隊以「青年新聲,領航變局」為主題,林副司長強調此主題正符合當前世界所面對的科技與地緣政治劇變,並鼓勵學員們深入參與如AI治理、人權、青年運動與全球策略等多元議題的對話,「在討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Jeff Otto主任則感謝臺亞會蕭董事長的邀請,讓他有機會再度回到台灣參與這場極具意義的青年交流計畫。他回顧今年三月率團參與玉山論壇的經驗,當時不僅聆聽到賴清德總統的演說,美國太平洋論壇也與臺亞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與2024年青年營代表們一同參與台北城市導覽與圓桌對談。他強調:「你們的聲音很重要,因為當今世界面臨的種種挑戰,需要新一代的創意與行動力。」他也鼓勵青年代表主動參與,「這一週建立的連結將對你們未來大有幫助,而你們中的許多人,將成為終身的朋友。」他以熱情的邀請作結:「我很期待與大家互動與學習。Mahalo、謝謝、加油!」

本年青年營為期四天,自7月14日至17日展開,除邀請多位來自台灣及國際的重要講者與青年交流外,開幕當天特別邀請到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郭家佑以及外交部臺灣獎學金研究員古逸衡,分享台灣在數位治理與AI時代挑戰下的經驗與展望。

此外,7月15日也將舉辦對外開放的特別場次「2025亞洲人權跨世代對話:青年與動盪國際秩序中的人權實踐與挑戰」,邀請來自政府、智庫、NGO與國際青年代表共同對談。與談人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幼玲、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辦事處主任葉皓勤、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員賴又豪、臺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盧業中、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以及來自「東協-澳洲戰略青年夥伴關係(AASYP)」的執行長 Paul Sigar與就讀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青年代表Thi Hoai Anh Le。
學員們也將參訪總統府、國家人權博物館,並進行大稻埕城市歷史走讀。在人權博物館的參訪中,青年代表將有機會與總統府資政姚嘉文面對面交流,進行一場世代對話。
本屆營隊由臺亞會與八個國際夥伴共同合作舉辦,合作機構包括:東協-澳洲青年夥伴關係(AASYP)、紐西蘭亞洲基金會、歐亞學生交流組織(STEAR)、日本笹川平和財團、印尼Pijar Foundation、越南全球機會學校、台灣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這些單位皆推薦青年代表出席,讓本次營隊的討論更為多元、豐富。
